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

发布时间:2020-02-03浏览次数:10208

开年之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了2020年最大的一只黑天鹅。为了有效遏制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减少聚集性活动、居家自我隔离、延迟开工开学等等。同时,每天不断有大量的负面信息涌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做好心理防护?建议大家记住以下几点:

一、负性情绪来自于认知

各位朋友不妨仔细回顾一下,在过去的生活经历里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当时的自己把某一件事情的后果想的相当严重,事后发现自己当时的担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今天想起来会哑然失笑?心理学上有一条名言,叫做“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往往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正是这些偏离事实的认知,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而情绪反过来又会强化我们的认知,由此可能构成一个负性的循环。

二、恐惧来源于未知

人类精神世界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未知。本次疫情中,公众最大的恐惧来源也正是对这种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很多时候信息的披露不够及时和透明,这些都加重了公众的恐惧。

三、避免负面信息过载

在恐惧的支配下,很多人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迫不及待拿起手机寻找搜索最新的疫情信息…于是一整天的生活完全被这些负面的信息所充斥和占据,情绪也自然会被牵着鼻子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建议是,适当减少对负面信息的接触,时不时给大脑“换频道”,给自己的心理一个喘息的时机,多接触一些积极的信息,减少负面信息对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不要盲目的被一些小道消息所影响和左右

恐惧情绪下的人对任何可能带给自己希望的信息会尤其敏感,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什么都会紧紧不放一样。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难免就会出现反应过度的行为。比如看到了某些捕风捉影的信息,就出去抢购、囤积某些物资。这样做一方面会影响社会秩序,一方面也会增加传染的风险。做好隔离和防护才是应对疫情的根本。

五、充分利用隔离的时间

很多人平时上班上学的时候都巴不得盼着放假好好休息一下。既然如此,何不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呢?想一想,自己的家里有哪些书,买来之后一直想看却没有时间看的?有哪些想学的东西、之前立下的FLAG,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实现和完成的?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在这些事情上,然后看看您的心理上,会发生哪些变化?

六、积极行为改变情绪

前面说过,人的认知和情绪是互相影响的,那么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积极的行为。刚刚提到过,我们可以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人最为健康的状态是“忘我”——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某件积极的事情的时候,他对负面信息的关注自然会减少。情绪和认知自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积极的变化。

 

作者:赵朋,医学硕士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学系讲师天津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门诊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