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天津医科大学 2022年3月)
发布时间: 2022-05-02 浏览次数: 741



一、学位点建设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文化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承担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事高校、企业、政府、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或者从事理论研究和其他社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位标准

本学位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制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天津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制订本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授予标准清晰明确,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

1.习时限:本学位点实行全日制教学,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5年。培养过程由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2.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学位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非学位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5学分。

3.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

2)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新动态,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在新形势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合理知识结构。

3)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实践 ,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在新形势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4)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社会科学书刊,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提要。

5)身心健康。

4.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达到要求后进行,时间不少于一年。严格执行“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撰写——中期考核——评阅修改——引用率检测——盲审——正式答辩”的程序。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且取得所要求的学分,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通过论文评阅后,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在第三学年末进行。

(三)培养方向与特色

1.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研究当代中国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和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等。

2.研究特色和优势:本学科方向结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特色,聚焦卫生健康领域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通过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相关学科关系研究,探索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事业发展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师资队伍状况

学院面向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学科方向和特色发展,加强培养现有队伍,积极招聘青年博士,通过逐步布局教师梯队和教学团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岗位分类管理等多重手段使师资队伍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目前思政教育专任教师共28名,其中硕士生导师5名,核心课程均为导师主讲。50岁以上教师7人,占25%,其中55岁以上教师6人。正高(教授) 3 人,占 10.7%; 副高(副教授)13 人,占 46.4%; 中级(讲师)12 人,占 42.9%。 博士 14 人,50%; 硕士 13 人,46.4%; 学士 1 人,3.6%

(五)就业发展状况

本学位点建立思政专业硕士毕业生工作联络机制,将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与导师纳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与硕士生工作办公室共同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指导,深入参与到学院的就业工作中,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助和促进毕业生就业。2021年毕业生2名,就业率100%,就业单位一名为高等教育单位,一名为国有企业。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学校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各项奖助工作。本学位点奖助学金大范围覆盖研究生,实现“应帮尽帮”。2021年,本学位点在读研究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总额度为6万元,人数为10人,获得学业奖学金额度8万元,人数为10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师德师风学风工作

一)研究生党建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共有党员6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抗疫故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支部通过集体学习、参观实践、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参观了“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天津医科大学校史馆等展览,观看了《建党伟业》等爱国主义影片,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党课,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位党员发挥专业特色,赴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社区以“改革开放”、“天津历史”为主题,为20余位退休党员展开宣讲,得到一致好评。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对科学理论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学习,培养学生党员爱国家、爱母校、爱学院、爱专业的情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为研究生排忧解难。

严格党员发展流程,加强培养考察,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共发展学生党员3人。全部非党员学生均为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人。全部学生中,1人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3人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毕业生均就业良好。

(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按照“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的标准,努力打造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学院制定出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入职上岗要求及优秀骨干教师遴选和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了“精彩一课”青年教师磨课活动,设置了一二三等奖;积极参加市教育两委主办的重要思政课教学科研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岗前培训4人次、骨干培训6人次、教学比武1人次和实践锻炼2人次等各项活动,本年度获得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1人。

(三)学风建设情况

1.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党委研工部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了系列研究生学风建设活动。

1)学术诚信书法展

2)学术诚信微语录征集

3)开展了主题为:“勤学苦读求真知,深思明辨建学功”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签名宣誓活动

4)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系列讲座

2.开展新导师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有助于帮助新导师了解我校导师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形成培养良好的师风、教风意识,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确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底线原则,并帮助新导师融入集体和顺利开展工作。

3.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风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入学适应与职业规划指导”、“学风养成与学业规划指导”、“校规校纪与安全管理” 主题教育等,以引导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奠定良好的学风基础。

三、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主要情况

(一)课程与教学情况

1.主要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研究生学术规范、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建设研究、医学与哲学等。

2.课程要求

1)硕士研究生一般在一年半内完成课程总学分。

2)学位课程原则上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专业外语除外)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选修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3.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内容,又要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强调学生教育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专题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加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

3)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执行培养方案,完成学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训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4)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鼓励研究生置身学术研究前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5)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并通过答辩。

(二)导师选聘、培训与考核情况

1.每招生年度9月以后没有课题及经费的导师停止招生直至获得新课题及经费;

2.硕士生导师指导全日制统招硕士生原则上不超过2人,新遴选硕导第一年指导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人;

3.组织本学位点全体导师参加研究生院主办的相关导师培训会。

(三)导师责任落实情况

本学位点实行导师动态管理,将研究生招生名额向学术活跃度高、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只有在研科研项目的导师才会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实行导师组和导师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素质,开展“导学学术诚信”活动,围绕“以指导研究生做好学术论文发表规范为重点”和“以指导研究生加强学术诚信建设为重点”两大主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谈心谈话,并在《导师谈话手册》上做好记录。在过程管理中,督促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学业指导,严把论文质量关;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意向,并于学生一起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时给与指导和帮扶。

(四)学术训练情况

本学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学术训练,提升硕士生的学术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

1.知识积累

由任课教师和导师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学生有侧重地进行阅读,然后进行阅读分享与讨论,展开交流与对话,形成问题意识;提高阅读技巧;丰富阅读内容,养成常翻书、多读专著、文献和论文的习惯,做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通过广泛阅读和勤于动笔来掌握研究过程与方法,同时拓展眼界,拓展研究思路,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2.训练思维方式

导师指导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判断研究问题的真伪,鼓励其往深里挖,进行纵向思考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多视角多维度解读问题的意识,扩展横向知识视野与思考能力,从而训练思维方式,提出有质量和新意的研究问题。

3.掌握研究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观察、教育叙事、问卷研究、专业理论讨论等,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手段熟悉质性研究过程;通过参与实验法、调查法等,运用文献计量法、信息可视化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等方法了解量化研究过程。

4.提升理论表达与写作能力

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多呈现,多表达,多输出,“知道不等于做到”,有理论不等于表达得好、用得对,相关训练方法有:文献综述、课堂展示,以及严把论文撰写过程中各类书面材料的写作质量,以训练表达能力和提高写作质量。

5.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了硕士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基础中得到全面提高。论文字数一般为3-4万字。论文工作量饱满,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五)专业实践情况

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学院教研室集体备课、科研讨论活动等。

(六)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情况

多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现实发展联系比较紧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部分论文选题来自目前承担的实际工作;对论文全过程有明确的管理方法,执行认真,论文评价合格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阅按规定办理;论文答辩程序规范;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严格。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公开出版物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九)科学研究情况

1.科研立项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校级、局级、省部级、国家级)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经费 (万)

项目负责人

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20-092024-12

20

郭卫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

省部级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21.122023.12

1

王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局级

天津市教委思政课协同中心重点课题

2021.102022.10

0.8

王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卫生与健康政策演变历程及

基本经验研究

省部级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20.122021.04

1

王琳

思政课教学医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校级

天津医科大学重点项目

2019.102021.10

1

王琳

基于《满铁调查报告》考察的沦陷时期华北乡村社会研究

国家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17-2022

20

安宝

乡村社会史视野下的日本侵华研究——以华北为中心

国家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2017-2022

5

安宝

满铁调查报告与华北乡村社会研究

国家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2018-2022

15

安宝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研究

省部级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20.082023.12

2

黄知伟

科学哲学视野中的中医学研究

省部级

天津市哲社科

2021.12-2024.09

2.5

乔文娟

以习近平“政德”理论培养领导干部新时期“政德观”

省部级

天津市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197月至今

2

张娇

2.发表论文

论文题目

期刊

名称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出版年月

(卷期等)

刊物级别

(C刊、北大核心、普刊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本经验

求知

王琳

2021.12

普刊

经济人还是健康人——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再省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琳

2021.01

北大核心

疫情防控视角下统一战线参与公共安全领域治理研究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王琳

2021.02

普刊

从农业发展看天津城乡经济关系变动

城市史研究

白杰

2021年第44

C

诵读毛泽东诗词 感悟初心使命

天津教育报

黄知伟

2021.11

普刊

两个必然”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道路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刘方现

2021年第2

普刊

隋唐之际道教判教理论研究

鹅湖

白杰

202103

THCI期刊(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与其核心期刊)

论胎儿人格权益的民法保护——以《民法典》第16条的解释为出发点

理论界

郎嬛琳

2021(06)

普刊

3.出版著作(译著)

刊物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年月

编著情况
(
主编、副主编等)

撰写字数

增强忧患意识

重庆出版社

2021.05

参编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指导方案

2021.06

参编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代出版社

20215

副主编

10

《道德真经取善集》

华夏出版社

202106

校注

21.6


  1. 服务贡献情况

1.学位点本着思政协同育人的培养原则,形成了培养德才兼修人才的良好局面。学位点培养的硕士生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得到认可与好评。

2.安排硕士生参与校内研究生院相关管理工作。

四、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

根据我校研究生学院每学期工作要求与安排,本专业常态化、规律化地对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相关数据及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对应思政硕士专业评估体系自查自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谋求解决与改变。借鉴全国重点马院和天津市兄弟院校专业的优秀教学及管理经验,拓宽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视野与思路,探索马院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五、下一年度持续改进和建设目标

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立足医学教育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大工作,把思政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科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学科阵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建设

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化、学理化,遵循学位授权点建设标准和有关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学校“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学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为推动教研和科研制定相关政策

把准学科定位,强化学科使命担当,规范和完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设置,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联动发展。具体举措:

1.引导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教研和科研项目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学科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为引领,引导教师聚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化、学理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深入研究探索。

2.科研团队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科研实力的提升;通过整合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科研队伍。每位教师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

3.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学科点科研支持政策落实

1)学院组建科研专班,开展科研立项指导,营造鼓励科研氛围。

2)规范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学术评定分委员会。

4.构建学科平台支持体系

1)加强学术阵地建设,组建和依托“健康中国”、“伟大抗疫精神”等平台,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家级权威报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理论宣传文章。

2)举办理论高端论坛,拓展话语空间,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影响力。

(三)着力打造高素质学科队伍

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严把教师选用管理考核的政治观、师德观、业务关,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学科队伍。

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学习培训、与高水平高校联合培养、挂职实践锻炼、国内外考察等,切实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每学年至少安排1/3的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或学习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