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实验教学内容建设
发布时间: 2018-01-15 浏览次数: 1271

 

1、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及应用情况


1.1实验项目设计合理,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及时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将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设计合理,符合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包括4大知识模块:(1)预防医学专业基础实验课;(2)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3)专业实习;(4)毕业课题研究。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随着实验课程性质不同,综合提高性、探索创新性实验占每门课程的比例不同。

       随着学科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心教师将最新科研技术随时纳入实验教学。应用新技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随时展现给学生,或开发新的实验。如开发研制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项目、膳食计算和评价体系,高血脂、糖尿病、脑梗塞动物模型,血管内皮氧化损伤模型、心理卫生测量与评价等内容,及时应用到实验课,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验年更新率达5%。同时,注重整合预防医学多专业多学科开展实践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实战能力、创新能力。


1.2新增体现教改成果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

       预防医学专业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所培养出来的公共卫生医师所从事的是以人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工作。因此在公共卫生教学不应处在封闭状态,而要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相结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成果及科研基金的研究成果,增加和改造实验项目。中心命名以来,新增、改造实验项目20项,占实验项目总数的24%

       例如职业卫生卫生学实验教学劳动卫生现场调查、采样,由学生提供实验思路、亲自操作、得到结果,这是将原来几个单一的验证性实验结合成一个开放性、综合性、动手性和提高性相结合的实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教师在与社会普遍关心的相关中,引发学生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开阔视野、走进生活,由学生提出实验方案,教师协助学生到社区开展营养调查和分析、学生到菜市场采取蔬菜样品分析农药残留情况,到超市对食用油、牛奶进行采样,分析其卫生指标和营养指标,带领学生下厨房体验科学合理膳食搭配,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实验教学要至少有一次到中、小学去作生长发育测量和评价或学校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到现场前,学生按教师要求有一个现场调查设计,这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了学生在现场组织、实施的能力。环境卫生学实验课对水、大气的分析,老师都亲自带学生到水源地、池塘、公路、工厂周围、装修的环境等地点进行采样,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外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研究自制仪器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用于实验课:因接触高浓度毒物所致典型的、有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急性和慢性化学中毒发生率大大降低,而长期较低水平接触所致潜隐性影响,即所谓亚临床中毒问题则日趋突出,而大多数化学物特别是神经毒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及农药等低剂量早期作用均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改变。仅仅用传统的毒理学及临床检验方法,多不足以敏感地揭示这类潜隐性影响,中心制作了一套较可靠、敏感的指标和测试方法--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方法,用以检测出早期受害人群,以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并获得天津市新技术证书。在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学院参照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标准,每年定期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公共卫生综合技能考核并将公共卫生综合技能课程纳入培养方案。


2、实验教学大纲与教学安排情况


2.1实验教学大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预防医学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很强的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承担政府和社会促进和维护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实验室与现场相结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多学科协作。在实验教学大纲中能充分体现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专业特点决定我们的教学必须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为了符合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显著变化和现代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新的需要,2004年以来,先后4次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实践的学分,增加实践性强课程的实验课课时数,增加本科生课外创新课题的学分,增加公共卫生技能课程等。


2.2实验教学安排能够满足学生自主训练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增加综合型实验项目,完善更多、更新的实验题材让学生选择,实验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必须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将丰富的专业知识渗透到实验教学中,以适应实验项目开放的要求。

实验内容和项目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务平台进行选课,满足个性化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改良教学方法,推广PBL教学方法,设计编写适合实践综合技能提升的新型PBL实践教学案例。

开放实验的内容丰富,除为实验教学提供选修、必修类选题外,还为学生自带研究课题提供技术服务,对教师科研和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并有仪器运行、开放状况记录完整。开放内容包括: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学生课题实行导师制,导师对学生的选题指导思想,研究路线,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进行全面指导。实验室对学生开展研究实行全面开放的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生使用仪器设备随时给与指导,对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项目,定期资助,为大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创造了条件。学生在各项创新创业项目中取得佳绩。


3、实验教材建设情况


3.1制订了实验教材建设规划,积极选用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或近三年出版的其它高水平教材

       实验教学中心制定了中长期实验教材建设计划,注重实验教材建设,鼓励实验教材的改革创新。结合各专业实验特点的不同,将分期分批组织教师编写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实验教材。中心近5年学院近五年主编教材7部,副主编教材15部,教师参编教材39部,中心齐秀英教授作为第二主编的本科生教材《流行病学》(第9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黄国伟教授作为副主编的本科生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目前中心使用教材均选用最新版国家规划教材。


3.2自编实验教材或高水平实验教学指导用书,推广应用效果好

       中心已有出版和自编实验相关教材8部,已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良好,使学生们能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已出版和自编的实验教材如下:

1)张欣、黄国伟主编《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综合实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2)黄国伟、姜凡晓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处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3)齐秀英主编《流行病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马骏主编《医学科研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5)王建华主编全国规划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6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7

6)黄国伟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含实验部分)。

7)黄国伟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版》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8

8)黄国伟参编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预防医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

9)田庆伟自编实验教材《医学动物实验基础与常用技术》,2005年获天津医科大学优秀自编教材三等奖。

 

其中,历时2年中心组织编写《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综合实验》为预防医学专业综合型与设计型实验教材,完全打破以往的实验教材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