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传承朱宪彝思想,天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在行动
发布时间: 2020-07-13 浏览次数: 559

朱宪彝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被加拿大著名骨代谢专家贾沃斯基(Jaworski)教授赞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

2021年是天津医科大学成立70周年,为更好地深入研究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杰出医学教育家、天医创建人朱宪彝校长的办学理念、深邃思想和价值追求,发扬和传承天医精神,深入推进大健康视域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使命感与担当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颜华校长的带领下,天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科学研讨、多方协调、多管齐下,扎实推进研究工作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开展专项研究课题申报,着力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基于我校70年的办学理念、模式和经验,依托朱宪彝校长生前的学术成果和学界对其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源,中心于4月29日开展了朱宪彝思想研究专项课题(第一批)申报工作,经过专家组审核评定,16项专项课题准予立项,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大健康视域下的医学人文教育,着力推出高水平的传承研究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思想和文化保障。

二、织密扎牢资料搜集网,确保研究工作有据可依

中心经过集体论证后,将资料搜集工作分为访谈采集与文献采集两个主要方面。截至目前,中心共采访学校、医院退休干部及在职职工13名,累计采访14次,采访总时长达1763分钟,累计形成文字约38.7万字。中心累计搜集文献约340篇(份),朱宪彝校长人大提案21份。集中去往校图书馆朱宪彝档案室10余次,搜索到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若干。

三、科学规划统筹人员,师生携手齐头并进

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将人员划分为教师分会与学生分会,召开专项会议,旨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和传承朱宪彝思想贡献各自的力量。

教师分会共有人员36人,研究方向分别为:大医之路、教育思想、学术思想、双语话剧。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分会修改提纲十余次,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三本相关书籍的写作工作。学生分会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成员招募、话剧征稿和晚会征稿活动,并与共青团天津医科大学委员会、医学人文学院共同进行了《钙磷代谢之父——朱宪彝》中英文话剧演员选拔活动通知,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天医学子代代相传朱老校长的大医至诚、德高医粹的治学理念和行医品德。

任重而道远,千钧惟担当。在学校的领导下,天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必将砥砺前行,深入研究和传承朱宪彝思想,传承朱老校长“人民至上”的行医理念和“德高医粹”的行医品德,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引导他们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高等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层次变革;充分发挥我校在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研究,逐步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处置研究体系,完善我市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体制,不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更快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