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霜雪何足惧 铠甲着身护津门——医学人文学院志愿者全力以赴 助力津城大筛
发布时间: 2022-01-12 浏览次数: 141

1月8日清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津南区两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津城遭遇“奥密克戎”突袭,疫情防控阻击战于无声处打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分秒必争、以快制快,坚决、果断、迅速处置新发疫情,精准打赢疫情防控围歼战、歼灭战,是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也是响彻在医学人文学院师生耳边的冲锋号。

只愿天津加油,国家平安!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1月10日,南开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面开始,医学人文学院医学法学系支部党员郝静同志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报名参加鼓楼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早上7点钟,她挨家挨户敲门组织居民前往集中检测点,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刚刚生产完的新手妈妈做好登记。晚上8点,她又去检测现场维持候检居民的排队秩序,帮助老人完成扫码登记,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不停安抚寒夜里排队等候的居民,一直忙乎到深夜。“请大家别着急,保持一米间距”“大家都扫码了吗?”这是她忙碌中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1月11日,郝静同志又积极投入到社区第二次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中,她利用微信群,组织联络所在小区的党员志愿者、协助社区进行消息通知和政策传达、接受居民电话咨询……不厌其烦,耐心解释。1月12日,第二次核酸检测开始了,郝静同志与其他党员同志们一起,又投入到了新一轮志愿服务工作中,她说:虽又累又冷,但心中火热!只愿天津加油,国家平安。

因为妈妈是共产党员!

“今天早上7点开始全区核酸大筛,需要党员志愿者6:15到岗进行准备工作。您是否能准时到岗?”

1月9日早上5:50,医学人文学院医学英语系教师冯欢被南开区美湖里居委会的电话从睡梦中叫醒,“能”她本能地应道。叫醒身边熟睡的孩子,冯欢老师简单地跟她说明情况,孩子有些害怕,“妈妈,你为什么要去啊?”“妈妈是党员啊,你不是经常问我党员是什么意思吗,党员就是关键时刻要冲上去!”

来不及吃早饭,冯欢老师马上赶到鞍山西道万科时代中心广场,和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等一起搭建临时核酸测试点,准备物资,规划通道路线。7点以后陆续有居民前来进行核酸检测。冯欢老师的职责是负责引导居民排队,10人为一组扫码录入信息,并把试剂送到检测人员手中。

整整八个小时,寒风中整个人都要冻透了,加之自身感冒并未痊愈,冯欢老师边流着鼻涕边耐心地安抚着长长队伍中的居民。一直到下午2点钟排队的人稍微少了一些,她才得以回家吃饭。

冯欢老师感触良多:“这次志愿服务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疫情,也惊叹我们天津的抗疫速度如此之快,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志愿者毫无怨言,群众百姓大力配合。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天津人定能打赢这场特殊的战‘疫’”。

严寒不足惧,责任扛在肩

居住在西青区李七庄街杨楼社区的王瑶老师是学院的党务干部,得知疫情出现后,她第一时间向社区表明自己“共产党员”身份,积极自荐、主动请缨。她深知,这场大仗硬仗是对党性觉悟修养、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现实检验,是党员领导干部、广大防疫工作者用“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

将三岁的孩子慌忙安顿在父母家后,王老师便穿梭在楼宇之间,奔波于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叫人,确保全覆盖、无遗漏。组织群众排队,维持间距与秩序。关注天气变化,嘱咐大家注意保暖与个人防护。社区第二次核酸检测之时,她来不及去看望孩子,又转身投入到了社区志愿服务中。

这些逆境中的光芒、坚定的共产党员们,无畏向前、向阳而行、分秒必争、奋勇争先,与津城百姓一起,汇聚成共克时艰的无穷力量,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网提供了坚强的保证,让云开“疫”散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