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文化活动日之“走进交响世界”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2-11-17 浏览次数: 92

为提升天医学子的音乐鉴赏能力,感受音乐之美,1028日,天津医科大学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美育中心、医学人文学院、共青团天津医科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走进交响世界”线上讲座。来自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等260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艺术创作与表演研究中心主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杨雁行主讲。

提及“音乐”定义时,杨雁行教授介绍了“音乐”的不同诠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指出:“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存在、在时间中延流,通过人类听觉而感受并引起情绪变化的艺术门类”。《音乐欣赏手册》指出:“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杨雁行教授介绍,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重要子课题,它包括三个要素:创作(作曲家作曲)、表演(演唱、演奏)、欣赏。其中,创作是基础,表演是中介,欣赏是目的。音乐欣赏是通过聆听者对音乐美的感受,心灵体验和审美评判的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它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归宿。他详细地阐述了黄自先生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官能、感情及理智欣赏的不同含义,讲解了美的感受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欣赏阶段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天医学子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使天医学子更好地欣赏交响乐,杨雁行教授强调了六个欣赏维度:表现手段,也叫音乐的语言;曲式题材,即形式结构;时代特征,因为好的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反映人们的心声、先进思想;民族色彩,音乐虽是互通的,但是音乐作品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文字标题,特别是19世纪音乐有重大突破,把纯粹注重形式的古典音乐,发展为综合性,抒情性、民族性的音乐;风格流派,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演绎方式。

杨雁行教授强调,尽管世界名曲浩如烟海,中外作曲家多如繁星,但是关于音乐的表现手段,可以归纳为11种: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合声、复调、调式、调性。接着,他指导天医学子从曲名、作者的风格、作曲的题材以及主题四个方面,欣赏了以《梁祝》为代表的歌唱性旋律、以莫扎特歌剧《魔笛》片段为代表的技巧性旋律、以哈恰图良《马刀舞曲》为代表的节奏表现和以布里顿《青年管弦乐指南》为代表的音色呈现。杨雁行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天医学子深深体会到交响乐这一极具生命力的艺术样式背后丰富的故事。

最后,杨雁行教授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鼓励天医学子通过各种方式去听经典交响乐。他表示,共性蕴含在个性之中,同学们听得多了,自然就懂了一些欣赏方式。针对感兴趣的作曲家,同学们可以更加细致地去了解他的作品。

这场讲座融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欣赏,助力天医学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天医学子了解交响乐、爱上交响乐,感受到了音乐之美。同时,美的享受也使美育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浸润每一个天医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