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肿逆行身影 | 逆行者的最美心声——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90后党员护士左加慧

发布时间:2020-03-05浏览次数:368


 

IMG_256

IMG_257

  为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的传播扩散,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默默坚守抗疫一线的人群中,有一个天肿人特别熟悉的身影,瘦弱的肩膀,扎着高高的马尾,戴着蓝色的口罩,有一双爱笑的眼睛,胸前的党徽闪耀,她迈着坚定的步伐三次走进“红区”——她就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妇科肿瘤科护士左加慧。

IMG_258

  23:30,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穿透了妇科肿瘤科安静的病房,“明早参加援鄂医疗队培训,随时准备出发武汉!”接到这个通知的是在岗的夜班护士左加慧,妇科肿瘤科的一名90后党员护士,刚刚新婚3个月,她被选中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这次的任务是接管武汉第一医院重症患者病区。左加慧毫不犹豫,坚定的回答了一个“好”字。脑中想起前不久,新婚后第一次与公婆共度除夕夜时,突然看到了护士长发出的援鄂动员通知,自己第一时间就报上了名,当时就已经做好了随时奔赴武汉一线的准备。

IMG_259

IMG_260

  7:25,护士长陪同左加慧去总医院参加培训;8:10科室里同事集思广益,参考已经去支援武汉的同事同学的经验分享,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列成详细清单;妇科肿瘤科两位休班的老师去超市、药店采购;科主任和医生也给她准备了必要的防护用品。疫情就是命令。短短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妇科肿瘤科的兄弟姐妹们就为左加慧整理好了集满浓厚情谊的“战地背包”。

IMG_261

  12:15,左加慧完成紧急培训后回到妇科肿瘤科,她主动提出,要剪掉心爱的长发,轻装上战场。这个3个月前还在接受亲人和同事祝福,爱美的小姑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防护帽遮盖不住的头发,全部剃光。左加慧说:“17年前,抗击SARS期间,我还是个需要父母保护的孩子,17年后,我已经成长为一名被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医务工作者,现在正是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责无旁贷,必须上!”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一名青年党员的担当和坚毅。

IMG_262

  14:10,左加慧出发去机场前,她的爱人和姐姐匆忙赶到医院为她送行。其实,在一小时前左加慧还没有将驰援武汉的消息告诉家人,在护士长的一再坚持下才将这个消息仅告诉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姐姐,对年迈的双亲继续隐瞒。姐姐对于这次驰援任务非常支持,一再表示感谢医院对妹妹的信任,身为姐姐为妹妹感到无比骄傲。当看到医院及科室为左加慧准备的充足的防护物资及生活用品时,她表示非常放心,并嘱咐妹妹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左加慧爱人从她报名的那一刻起就很支持她,送别时提到“媳妇,我为你骄傲,加油!”

IMG_263

  面对送行的亲人、领导、同事的嘱托和关怀,这时的左加慧脸颊挂满了泪水,努力保持着微笑。后来,她在微博上这样写道:“面对离别,特别想用微笑告诉你们我没事,放心!尽管有再多的不舍也要克服,因为身上肩负着更大的使命要去完成。作为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首当其冲,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救治病人,为武汉人民保驾护航。”

IMG_264

IMG_265

  到达住处,左加慧一刻不敢耽搁,抓紧一切时间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只等指挥部吹响“集结号”。

IMG_266

  12:00,左加慧第一次进入“红区”工作,虽然已经经过了前期系统的培训,但内心难免有些紧张,她进入“红区”后首先熟悉病区环境和各项工作流程,仔细交接班,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她此次承担的是责护岗位,负责采集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测量生命体征,发放患者餐食及生活物资。期间,还需要跟患者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整整6个小时,层层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因憋闷喘着粗气,那些平时非常简单、熟练的护理工作,此刻却让左加慧感到力不从心,她暗暗对自己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加慧不要给天肿丢脸!”

  左加慧的细心和周到得到了叔叔阿姨们的认可。一位阿姨用武汉话亲切地对她说,“希望咱们下次不要以这种方式见面,等这次疫情结束,阿姨邀请你们来武汉,我好好招待你们!”工作结束后,加慧还不忘以视频的方式给大家报平安,她说,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自己回到了大学时代,重新体验了集体生活,每天都很充实,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互帮互助,并不孤单。

IMG_267

  6:00,左加慧第二次进入“红区”,这次除了护理工作外,还需要给一位重症的老奶奶进行留置针穿刺,但多层手套的保护以及护目镜的模糊不清,给这项平时得心应手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只见她调整呼吸,冷静分析,用手指去摸索病患部位,感触皮肤温度,终于艰难地成功完成穿刺。12:30,左加慧完成了第二个6个小时的班次。由于防护服的密闭性以及鼻翼长时间受压,脱下防护服后才发现,密密麻麻的脓泡堆在鼻尖上,脸上也有深深地压痕。但左加慧不以为然地说“这不算什么,我一定会坚持,尽快调整好状态,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为下一次进入“红区”做准备!望着左加慧“受伤”的脸,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义无反顾,逆风而行的“白衣战士”。

IMG_268

IMG_269

  17:00,左加慧第三次进入“红区”。为了能准时接班,15:30左加慧和战友们早早做好了出发的准备。有了前两次进“红区”的经验,左加慧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更加细化的准备流程:洗漱、整理个人物品、鼻部贴好水胶体敷料等。因为要保证敷料与鼻部的贴合度,需要剪裁、调整、按压等步骤,一顿操作下来就需要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IMG_270

  15:45,到达医院。队员们像往常一样去指定地点领取物资,然后队员们各自有条不紊的穿上整套装备。为了尽可能的防止护目镜起雾,队员们按照前辈们分享的经验,把洗手液和安尔碘涂抹在镜面上待干。队员们穿戴结束后互相仔细检查彼此装备的密闭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帮队员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和确认。按照之前分配好的任务开始工作,左加慧作为责任护士先与上一班的战友进行交接,进入病房后仔细查看每位病人的状态,认真记录重点内容,以便更快地掌握病人目前的情况。

  左加慧负责护理第二病区有28名患者,按照工作分工左加慧先为病人发放爱心餐食。这个看似最简单的事,由于穿着厚实,身材瘦小,使得身穿防护服的她动作略显笨拙。为了能够让病人们都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左加慧都会提前严格检查饭菜温度,尽可能加快发放速度。有时候发到一半,部分饭菜已经凉了,只能一边跟叔叔阿姨们解释,一边马上加热饭菜。这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发饭工作需要大概一个小时。虽然工作繁杂琐碎,但病人们的理解让左加慧心里暖暖的。

IMG_271

  左加慧的病区里还有两位需要密切关注身患重症的老奶奶,每天卧床不能下地。左加慧和同班战友们除了给予每天的治疗外,还会像亲人一般提供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住在34床的老奶奶伴有糖尿病和双下肢水肿,需要持续吸氧以及心电监护。因为年纪大尿道松弛,尽管留置了尿管,但也会存在漏尿的现象。为了保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需要给老奶奶勤换尿布、擦拭身体。老奶奶进食能力差,需要护理人员喂饭,又是武汉当地人,口音比较重,跟队员在沟通上会有点困难,好在有临床的奶奶充当“方言翻译”,帮队员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经过队员们不分昼夜的辛苦努力,捷报频传,近日先后已有两位病人身体康复顺利出院,其中还有一位医务工作者。

IMG_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