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工会系统各级工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4-10-14 浏览次数: 10
时间:2024-09-25 来源:天津工人报

市教育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工会获悉,市教育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总工会、市委教育工委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工会系统各级工会紧密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政治引领为方向,以建功立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维权服务为载体,团结动员全市广大教职工为天津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论武装显著增强  打造政治过硬高素质教师队伍

市教育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系统各级工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累计开展工会主席研讨班、工会干部培训班、沉浸式思政教育30余次;系统各级工会以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摄影书画展、党史征文等活动形式为载体,讴歌新时代伟大成就;采取“报、网、微”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推送时政要闻简讯,刊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利用打卡红色足迹健步行等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累计开展各种形式职工思想教育活动2750场次,2项工作在全国总工会“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创新活动中获得“同心圆”优秀奖,参与教职工达到300余万人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推动天津教育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市教育工会广泛组织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竞赛。推动建立了市总工会与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高校、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机制,提升了赛事规格,创办了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首次实现了全市青教赛全学段覆盖。市教育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全国高校和中小学青教赛中,我市代表队共荣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12个。青教赛已成为党政支持、学校重视、教师欢迎、社会关注的教工特色品牌,掀起了全学段青年教师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系统各级工会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师德医德建设,通过广泛开展教职工职业道德宣讲活动,举办职业道德征文、演讲比赛,开展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涌现出以卜欣欣、刘静、王增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信得过、靠得住的模范人物。张伯礼、王辅成等12名教育、医务工作者光荣事迹入选天津市“三个精神”教育展。孙红文、袁晓洁、齐崴等8位同志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李小英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冯亚青、陈莉2位同志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近年来,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也在不断加强,市教育工会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扶持劳模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1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达到市级示范等级、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进入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行列,张伯礼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选树为标杆。其中,周其林等3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67人荣获全国和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13个单位和集体荣获全国和市级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荣誉。呼吸疾病专家吴琦同志被选树为“全国医务名匠”。

依法维权竭诚服务  教职工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

市教育工会系统各级工会以服务教职工为中心,切实维护教职工权益,扎实开展“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妥善解决教职工民主政治诉求、职业发展要求、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教职工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其中,教职工合理化建议实施率连年提高,由2015年的31.2%增长至2023年的86.6%,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市教育工会制定实施了教职工困难帮扶、大病救助、住院慰问等一系列帮扶救助政策,大幅提高补助标准。生活困难、患大病及因公死亡的教职工及其家属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累计发放资金1063.4万元,5475人次获益。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工会会员卡保障计划参保续保率不断提高,目前参保比例已达95%以上,女职工两癌筛查覆盖率达到65%左右,有效为教职工缓解了生活压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坚持普惠服务,深化送温暖慰问等富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及时开展劳动节、护士节、医师节、教师节等特定节日关爱慰问活动,累计发放慰问资金800余万元,实现系统内节日慰问全覆盖。先后组织691名劳模先进和一线教职工开展疗休养活动。支持基层工会开展健康管理、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高质量的服务项目。在举办乒羽网气排球等传统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端午龙舟赛等赛事,进一步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服务阵地建设不断稳步推进,共投入建设资金500余万元,推进85个职工之家、33个“爱心妈咪”之家建设,一批集文体、生活、学习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职工服务阵地得到加强,1个“爱心妈咪”之家入选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天津教工“智慧工会”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工具贯穿和体现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实现工会工作全覆盖。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工会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市教育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各高校工会持续推动高校下设法人单位建会、宣传发动教职工在岗入会,细致梳理会员会籍,推进会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运用多种形式,把不同用工形式人员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吸引到工会活动中来。近年来,推动新建8个单独基层工会,教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8%左右。严格按照规定收管用工会经费,制定出台《天津市教育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率。制发了《天津市教育工会有关加强工会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开展了高校系统工会经费全面审计工作,加强对基层工会的分类指导,确保工会经费收支规范、使用合理。加大对基层工会经费的支持力度,按照一定比例补助基层工会,确保更多经费下沉到基层,惠及一线教职工。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建立健全教育工会主席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确保落实民主集中制。研究修订教育工会采购管理办法、重大节日关爱活动办法等规定,进一步规范经费标准、工作程序和审批流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市总工会有关部门,为教育工会选优配强了领导班子。

(记者 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