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梨花风起,气清清明,在这个缅怀先人、追思逝者的日子里,带着对生命的思考,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的400余名师生代表和三十余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齐聚隆德厅,聆听了一场关于医学与生命、大爱与担当的医学生“思政课”。




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其实是由我校学生处主办,基础医学院、校红十字会承办的“不忘医者初心,唤起生命本真”生命教育活动月的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侯洁、党委宣传部部长李运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任丽丽、南开大学医学院副书记王胜利、我校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川以及特邀嘉宾医学人文学院苏振兴教授、药理系康毅教授、总医院医务处处长、骨科医生李晖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基础医学院辅导员郭琳主持。 
开场视频展示了我校在医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诸多成果:致敬大体教师、尊重实验动物、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医学生的视角探索生命伦理和职业精神。无数天医学子在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浸润中开启对于生命的认知、尊重与守护。 

参会人员聆听了我校首任校长朱宪彝的临终“四献”和原眼视光学院副院长姚进老师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故事,通过一个志愿捐献者家属的采访视频,一出感人至深的短剧,感受每一份捐献义举背后的艰辛与无私。大爱无言,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无私奉献的捐献者,生命得以延续,医学得以进步。随后,学生代表向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送上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满怀感恩地向家属鞠躬,全场每一位医学生向家属比出心的形状,齐声喊出“医脉相承、感恩有你”,这声音响彻会场、直抵人心,令人热泪盈眶。遗体捐献志愿者、天医78级校友李唯思之子—李想先生作为家属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沐浴在这样厚重的生命之爱中,青年学子不忘自己的医者担当,身体力行传承生命大爱,为更好践行“德高医粹”的育人理念和大学精神,天津医科大学德高医粹生命教育知行团应运而生,旨在用多样形式挖掘和传递生命故事,弘扬奉献精神,校党委副书记侯洁为知行团授旗。知行团代表发出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倡议,并带领全场医学生重温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和义务时刻牢记在心。 



在生命教育的宏大课题中,除了大体教师、遗体捐献者,还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个体以自己的方式为唤起医学生生命本真而不懈努力。四组师生从文学、人文、动物伦理和思政工作展开交流,直击心灵的对话,情感与责任的碰撞,成为探寻生命教育意义的重要维度。学工部副部长任丽丽为林婷婷、王英、唐健、郭琳、唐宇、苑博六位老师颁发生命教育指导教师聘书,并宣读聘任柴艳芬、苏振兴、张平、康毅四名教授为生命教育导师的决定。 
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并引起广泛关注,总医院医务处处长、天医1995级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学生李晖为大家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医学与生命的思考,发人深省,也结合自身从医经历的切身感受为学子指出方向、明确目标。 
活动尾声,参会领导、嘉宾、志愿者捐献家属和师生纷纷在“不忘医者初心,唤起生命本真”的横幅上签名倡议,也在“三行情书、三行墓志铭”的征集展板上留下对于生命的承诺。 

与启动仪式同期开展的还有基础医学院五年制2016级全体同学在第三教学楼举办的“瞻医仰情,揄扬生命——向大体教师致敬”活动。老师们为大家佩戴上“大医精诚、致敬生命”纪念胸牌,在致敬大体教师的同时,不忘初衷、勇担责任。 生命教育活动月将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班、院、校三级联动,引导医学生认识、尊重、欣赏、弘扬、守护生命,进而形成健康、全面、积极的生命观,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积淀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与教育温度,身体力行传承生命大爱,践行青年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