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由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药理学会、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大学、石药集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顺利召开。

研讨会开幕式由天津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委会主委、天津医科大学吴晓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叶敏首先致欢迎辞,对各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河北医科大学贾庆忠副校长代表参会单位领导致辞,阐述了“中国药”的深刻含义与重要意义。天津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委会副主委、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董林毅详细介绍了研讨会的召开背景和议题,阐释了“中国药”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术报告环节由天津市临床药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旭主持。天津医科大学吴晓辉教授围绕“中国药”的内涵建设及其研发新模式这一主题,从“中国药”的核心价值出发,探讨了未来“中国药”研发的方向和策略,并倡议建立“中国药”全国联盟。天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杜云飞介绍了天津大学立足国家需求,以“PMGE”为核心在国际化药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副书记朱虎成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药”研究和实践中的经验。石药集团副总裁杨汉煜详细介绍了石药集团的研发历程和最新成果。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王静探讨了在新的科研范式下,如何加强药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

报告结束后,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崔一民教授主持了“中国药”学术研讨。柴士伟、阎涛、崔纯莹、王春国、左胜锴等专家先后发言,与会专家们围绕“中国药”的定义、研发的难点及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药”不仅是对传统中药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现代药物研发模式的挑战和超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建立完整的药物生产管线,促进传统中药的再创新,推动中药定量化与诊断标准化,总结中医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是做好“中国药”的工作方向与重点。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崔纯莹在研讨会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为“中国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专家们还参观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至此,第一届“中国药”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中国药”研究的深入开展,加深了京津冀及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