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突破!我院孔德新教授团队荣获2024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发布时间: 2025-02-21 浏览次数: 27


 日前,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揭晓。我院孔德新教授牵头的“高效低毒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发现、联用及机制研究”项目荣获2024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药学院首次获得的省部级二等奖科技奖励,标志着我院科研成果取得了重要突破。

 癌症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包括普通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及中药治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免疫治疗患者响应率低,而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由于针对癌细胞特异靶点可实现个体化治疗因而高效低毒,中药多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实现扶正抗癌,因而毒性较小。但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以及抗癌中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靶点及药物数量仍有限,部分药物单独用药的效果有限、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这使得新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及其精准联合用药策略的研发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抗癌中药存在有效成分不清和机制不明的问题,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抗癌机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探索联合用药策略,阐明抗癌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院肿瘤药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孔德新教授长期从事高效低毒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和扶正抗癌的中药研究,带领张哲副教授、彭鑫助理研究员、董彩霞副教授、王冉副教授、张少璐博士5位主要完成人,历经10余年,发现了PI3K降解剂STELB以及PI3K抑制剂KTC1101等高效低毒的新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建立了多种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联合用药策略;从传统中药中发现了多种“扶正抗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产出了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学术成果,推动了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研发及抗癌中药现代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