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度“天医文化活动日”系列讲座第三场在隆德厅成功举行。天津医科大学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方兆麟先生以“为什么说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题,带领天医学子探寻了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基因。
方兆麟先生分析了天津获评“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依据。他指出,天津的历史遗存堪称丰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镇村、大运河、古长城、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筑起厚重的天津历史文化体系。
方兆麟先生进一步解读了天津独特的城市定位。从“九河下梢”的地理优势到“运河载来的城市”、从1404年设卫筑城到“五方杂处”“华洋杂处”的多元文化特质,天津既承载着传统漕运文明的印记,又因近代开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作为近代沿海战乱频繁、外国租界最多的城市之一,天津见证了九国租界的风云变幻,留下“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独特风貌;同时,它也是中国北方工商业与国际贸易枢纽、“中国曲艺之乡”,彰显出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与创新力。

方兆麟先生生动回顾了天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角色。从因漕运而兴的繁荣,到列强入侵后被迫开埠的沧桑;从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八国联军暴行,到洋务运动中北洋实业的崛起;从老西开事件、五四运动中的反帝爱国斗争,到抵御日本侵华、最终迎来解放的峥嵘岁月,天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城市文化注入了不屈的精神内核。
此次讲座不仅让与会者加深了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更激发了对城市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让天医学子更加了解所求学的城市,在内心中注入了对这座城市的爱与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