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卢凤香教授受邀为全院教师做了题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建设与思考——以医学语言课程为例”的专题学术讲座。医学人文学院院长王蕾教授致欢迎辞,副院长闫涛教授主持会议。

卢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指出教育强国战略与“四新”建设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创新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特别提出“数字融合 智慧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理念,强调构建数字赋能的医学人文教育生态的必要性、教学实践平台的数字化升级与沉浸式拓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数字时代教师角色重塑问题。

卢教授结合首都医科大学的医学英语课改实践案例,展示了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卢教授介绍说,首医建设的 AI赋能首门医文融合课程《医学英语术语》,整合了“知识、大模型、大数据、算力”,通过智能学伴、知识图谱等工具,有效克服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极大提升了医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
之后,卢教授围绕孙思邈 “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伦理内涵及威廉・奥斯勒对临床医学的贡献,分享了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人文教育中通过经典医论研读、课程建设、人文实训等途径积累的经验,指出医学人文精神跨越中西古今,其核心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这一精神对培养德术兼修的医学人才、构建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回应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既有宏观政策的解读,又有微观教学实践的展示,引发了在场教师对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深入思考, 为我校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卢凤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和第二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负责人,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上线课程负责人,连续三届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兼任全国医学院英语师资培训基地负责人,教育部考试中心医护英语水平考试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考试中心英语专家组成员、中国翻译协会医学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