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和系统工程,是教学计划整体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措施。课程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56门。
二、教学成果: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并取得丰厚成果。2022年学校获批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18年,我校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其中两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是黄国伟教授主持的《适应新形势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另一项是于春水教授主持的《依托学科优势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2013年,我校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由赵岳教授主持的《本科助产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由郝希山院士主持的《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及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对我校十几年来努力探索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由纪岩文教授主持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项目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另有五个项目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由张金钟教授主持的《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新模式》项目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由纪岩文教授主持的《大学医院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研究》项目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另有两个项目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由王正伦教授主持的《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基地建立》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教材建设:近年来,我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首届全国教材奖评选中,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人。《头部CT诊断学》入选人民卫生出版社70年精品力作,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第1-9版担任主编/副主编,获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首批天津市级普通高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立项5项。
四、教学名师:田心、陈锦英、孙保存、娄建石、张云亭、姚智、李光、刘运德、黄国伟、高平、李云生、张欣、周晶、赵岳、李广平、邵宗鸿、马骏、王润玲、汤乃军、李会强、于春水、徐勇、李长义、张雪君、张建宁、徐靖源、李晓霞、张万起、刘佩梅、付蓉、薛凤霞、邓嘉胤、郑旭媛、张蔷、王增光、李筱荣教授获天津市教学名师奖。
五、教学团队:王建华教授带领的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和娄建石教授带领的药理学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天津市市级教学团队26个: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医学影像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团队、护理学教学团队、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口腔医学教学团队、本科临床内科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学团队、医学影像技术学团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团队、临床技能学教学团队、遗传学教学团队、药学基础化学团队、外科学教学团队、妇产科教学团队、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团队、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团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教学团队、老年病学、急诊医学、基础医学整合教学团队、麻醉学教学团队。
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
七、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天津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八、医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天津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九、影像解剖与分子可视化教研室获批天津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英语实训中心;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康复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十一、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十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十三、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护理学。
十四、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十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截止到2024年共有214项。
十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人文学系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护理学院的护理学教育创新实验区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